• 关于
  • 教学
    • 课程
    • 招⽣
  • ICAST BASE
    • 项⽬
    • 话语
    • 出版
  • 同⾏者
    • 教师
    • 研究员
    • 客座教师
    • 讲座 / ⼯作坊嘉宾
    • 毕业⽣
  • 活动
    • 新闻
    • ICAST Report
    • ICAST Reflects
  • 中文
  • EN
  • 关于
  • 教学
    • 课程
    • 招⽣
  • ICAST BASE
    • 项⽬
    • 话语
    • 出版
  • 同⾏者
    • 教师
    • 研究员
    • 客座教师
    • 讲座 / ⼯作坊嘉宾
    • 毕业⽣
  • 活动
    • 新闻
    • ICAST Report
    • ICAST Reflects
  • 中文
  • EN
  • 项⽬
  • 话语
  • 出版

ICAST BASE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年份归档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标签

  • 3 Parallel Artworlds(11)
  • Post-Bandung(22)
  •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11)
  • Renjian Thought(10)
  • Rehearsal(10)
  • Art Before the Age of Exhibitions(6)
  • Field of Sensibility(1)
  • Returning Possibilities to History(7)
  • Future Media Art(22)
  • China Contemporary(15)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更多

负/赋形——先天盲人对于视像研究的启示(节选)

2018

魏珊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更多

集体个体化:社交网络的未来

2017

许煜 哈利·哈尔平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更多

媒体、网络与平台

2017

希尔特·洛文克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更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社会研究?

2017

黄孙权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更多

感性的无产阶级化

2015

贝尔纳·斯蒂格勒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更多

媒体现代性之后的秘密与透明

2013

拉维·孙达拉姆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Future Media Art
更多

进程——写在新时代的边上

2013

高世名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Rehearsal

资本论:电影行动

2012

杭州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影像VS景观——影像与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2011

杭州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更多

荧幕:因特网透过超级链接与影像的关系

2010

陈传兴
Techniques of the Perceiver

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

2004

上海
ICAST@caa.edu.cn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18#楼
© 2024 ICAS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