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汉雅一百:偏好”是汉雅轩成立30周年展览,由张颂仁、高世名任策展人,ICAST在读学生刘畑、张杨、刘益红、张未、王岩、Nicoletta Jordanidis、卢睿洋、张骋、吕豪、魏珊、邹舒组成策展团队。
汉雅轩1983年冬于香港成立,三十年来,两岸四地在各自的历史脉络上,共同经历了国际风云的奇诡变幻——冷战的终结、去殖民的浪潮、全球资本主义的展开,而当代艺术在中国大陆、港台社会的种种变革与反复中发生、发展,从1980年代初的死水微澜,到八五后的波澜壮阔,从二十年前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国当代艺术”,直至今日的蔚然大观。
策展团队从汉雅轩的收藏中遴选出一百件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艺术物”,从中探测出三个艺术世界的投影:当代艺术的全球化世界(被认为是唯一的国际艺术平台)、文人的艺术世界(被建构为“传统”的往日云烟),以及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被告知已然终结),用这一百件艺术作品重新点化、照亮一段历史。展览以“三个艺术世界”为主旨论述,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学术论坛,邀请约翰·弗得烈·哈托(Johan F. Hartle)、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汪悦进、陆兴华、约翰·瑞哲曼(John Rajchman)、邱志杰、黄孙权、哈马德·纳萨尔 (Hammad Nasar)、程美宝、王晓明、北岛等多位艺术史和文化研究素有创见的中外学者、 思想家和艺术家展开深切讨论,在当代中国的复杂境遇中,梳理这三个世界的现实性,探询其彼此交错的动力机制,发掘其历史潜能与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