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时间

2024年11月3日至4日

论坛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水岸山居

主    办

中国美术学院

承    办

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策划执行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幕间:策展教育?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Panel 21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国际论坛即将启幕。此次论坛聚焦策展教育,邀请了13位国际策展专业院系的负责人,美术馆、双年展和基金会中关注策展研究与教育的专家,以及从事在地策展实践、研究与教育的集体、自组织与实验性机构的专业人士,共聚一堂,讨论策展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此外,论坛另设“时刻与现场”特别板块,以Open Call的形式从海内外征集到了65份投稿,并从中遴选出了12位青年参与者,为青年策展人、研究者及策展教育实践者提供了一个表达与对话的平台。“幕间”时刻,我们将重思策展研究与教育。

“幕间:策展教育?”缘起于一种对于现实的感知:此刻,我们似乎正身处艺术史乃至人类文明史略显停滞不明的时段。上一幕已经剧终,下一幕还未开启。往昔的波澜壮阔已经曲终人散,新的历史基调却尚待一锤定音——这个尴尬的“幕间”(Intermission),它还在寻找着自己的任务书(Mission)。

所谓“幕间”,既是当代艺术的“幕间”,也是更宽泛的文化与政治现实的“幕间”。对于此刻的艺术来说,它是工作的背景,更应该是工作的对象。所以,我们发现:艺术世界的活动日渐陷入内卷的自我循环,变成了在不同时长间隔中定期发生的,例行公事般的“困顿嘉年华”;而这个现场的另一面,则是技术及其所形塑的社会形态,在分秒必争地急速变化,纷乱的意见喧嚣而聒噪,人群不断被标签切割并形成站队和对立……这些现象,自然地成为了今天大量艺术创作和展览的素材,但是,这对于拉开全新序幕的期待而言,显然还缺乏足够的准备。

从艺术与作品的发生空间出发,回溯至大众媒体、社会与艺术的剧场,一个符号、权力、意义与价值交织的复杂循环便逐渐现身,我们遭遇了当下的“幕间”时刻。这些状况我们似乎已不陌生:当代艺术正经历全球性危机,艺术家在双重无力中挣扎,失去塑造历史与引领的能力。我们进入“后历史”状态,亟需重新思考艺术的政治性与空间,发掘自我感知与历史——在这样充斥着深度的精神危机和行动疲软的"幕间"状况下,如何穿越剧场内外的巨大漩涡,穿越艺术系统所虚构的意义的无缝链接,让“幕间”成为重启行动的契机?这是横亘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危机问题。

这一停滞不前的“幕间”时刻,或许也是一个时机。我们可以用发问打破静止的空气:在当代艺术的政治经济学网络中,是什么在抑制着心灵的力量?是什么使我们感到不满?是什么在阻挠解放的步伐?如何来清晰地描述这种状态?如何摆脱这种艺术创造之僵局?如何在这个被全球资本主义俘获的“艺术世界”中发现其内在边疆?当代艺术实践是否能够开拓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而长期作为一种激进动能而存在的策展行动,是否有望成为超克“幕间”状态的一个支点?“策展教育”又该如何为这一切播下种子,埋下伏笔?

“幕间”时刻是反思教育的时刻,因为教育的使命,即是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主体。“幕间”时刻所需要生产出的,不仅仅是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展知识生产的新路径,是在科学的知识、思辨的知识之外,开辟出新的知识范式。艺术是“教”与“学”这两种心灵状态共同演化出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引导我们持续地批判与实验,在不断批判中更新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在反复实验中开启我们的心灵空间和社会想象,用我们的感受力对现实做出新的解释,用我们的想象力向社会和时代提案。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策展教育。

可以说,艺术即是一种策展性的生命教育。这种生命教育,将自然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贯通为一,投向对于“新人”“新知”的培养与塑造。而人的解放与艺术的解放,正是我们此刻共聚并叩问策展之研究与教育潜能的前提和目的。


 

议程

9:00-9:20 开幕致辞

 

11/3/2024 上午 主题发言 问题与视域 主持:卢杰 9:20 - 9:40 卢杰 策展教育? 9:40 - 10:05 特里·史密斯 世界问题——当代策展教育 10:05 - 10:30 张颂仁 培育生活力的艺术教育

10:40 - 10:55 茶歇

思想与方法 主持:卢杰 10:55 - 11:20 碧翠丝·冯·俾斯麦 成为客人 11:20 - 11:45 乌特·梅塔·鲍尔 “关怀”是一种毒药 11:45 - 12:10 盖比·恩科伯 撤回:一种不可教的策略

12:20 - 14:00 午餐

11/3/2024 下午 主题发言 语境与路径 主持:张颂仁 14:00 - 14:25 奥克塔维安·埃萨努 作为反霸权实践的展览制作:后殖民与后社会主义的语境 14:25 - 14:50 佐伊·巴特 学以忘学:师徒传带,以故事讲故事 14:50 - 15:15 劳拉·瓦列斯-维尔切斯 从容的注意力政治如何重塑策展教学法? 15:15 - 15:40 托比·迈尔 公共领域的策展实践如何帮助我们触及新的、更广泛的观众?我们如何通过集体组织的展览项目来反思教育和学习的实践?

15:50 - 16:05 茶歇

研究与教育 主持:张颂仁 16:05 - 16:30 露西·斯蒂兹 展览史研究能给未来的策展人带来什么? 16:30 - 16:55 凯伦·史密斯 德英策展学者项目:为中国年轻策展人提供思考语境 16:55 - 17:20 玛丽娜·克里斯托杜利杜 集结之地:迈向造地的排演

17:30 - 20:00 晚餐

11/4/2024 上午 特别Panel: 时刻与现场 召集人:刘呗宁、陈展豪、杨启晨 上半场 主持:刘畑 9:00 - 9:20 刘畑 策展-教育:当代艺术 = 社会思想 9:20 - 9:35 杨俊玮 策展“中间态”:一种集体策展实践与教育的方式 9:35 - 9:50 印帅 教育作为策展 9:50 - 10:05 林灿文 学-做-教:一份关于策展的提问式文稿 10:05 - 10:20 秦川 艺术学校“强势回归” 10:20 - 10:35 聂小依 从策展到策动:自我动员之必要 10:35 - 10:50 李曼 “包扎一个238周年的伤口”:关于策展学发展的一种思路   10:55 - 11:10 茶歇   下半场 主持:蒋斐然 11:10 - 11:25 许冰煌 生活即学习:以策展实践的角度参与非学历教育空间 11:25 - 11:40 刘呗宁 山水在四世纪与二十世纪 11:40 - 11:55 王欢 如何向民间学习:策展、文化权力与人的质感 11:55 - 12:10 陈量 仪式、书写与社会治理 12:10 - 12:25 袁孟如 艺术的九十亿个名字 12:25 - 12:40 魏珊 以终为始,为了死亡的准备

12:45-14:00 午餐

11月4日 下午 圆桌讨论 14:00 - 17:30 全体演讲嘉宾+与谈人 与谈人 卢杰、张颂仁、沈林、陈界仁、刘畑、蒋斐然 15:45-16:00 茶歇 18:00 -20:00 晚餐


 

特邀演讲嘉宾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乌特·梅塔·鲍尔

乌特·梅塔·鲍尔是一位当代艺术领域的教育者和策展人。她是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的教授,目前担任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当代艺术中心(NTU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Singapore)的首席研究员,她曾作为创始总监领导该研究中心超过十年。从2018年到2024年,她还担任博物馆学与策展实践硕士项目的联合主席。 她还曾任麻省理工学院视觉艺术项目主任及艺术、文化与技术项目的创始主任,并曾担任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2022年,她策划了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新加坡馆、第1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联合策展)和2024年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

 

佐伊·巴特

佐伊·巴特是一位策展人、作家和教育者,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的艺术社群,促进全球化南方文化间的对话。她在全球拥有丰富的展览、出版和公开演讲经验。2022年,她创立了“无形研究所”(in-tangible institute),旨在为东南亚本土策展人才建立强有力的生态系统。佐伊目前担任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首席顾问,并在曼谷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教授策展实践课程。她曾担任胡志明市当代艺术中心Factory的艺术总监(2017-2021),联合策划第14届沙迦双年展(2019)。

 

张颂仁

张颂仁,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汉雅轩总监,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的共同创办人。他长期参与ICAST的策展、论坛、教学工作,为“三个艺术世界”思想框架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为亚际书院的成立以及由之发起的多个策展和论坛项目起到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自1980年代以来,他的策展实践推动了中国艺术在国际的发展,包括联合策展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等。

 

玛丽娜·克里斯托杜利杜

玛丽娜·克里斯托杜利杜是一位常驻阿姆斯特丹和尼科西亚的研究者及策展人。她的工作跨越策展形式,显现于社会参与和自组织实践,通常以讨论性展览、写作、电影和建筑等形式呈现。她目前是de Appel的策展研究员,主要研究土地、住房和自我治理等问题。玛丽娜还在de Appel的COOP学习项目中担任导师,与艺术家诺尔·阿布阿拉费赫(Noor Abuarafeh)共同领导荷兰艺术学院(Dutch Art Institute,DAI)的“汇聚之地”(Assembling Land)项目(2023-2025)。

 

奥克塔维安·伊萨努

奥克塔维安·伊萨努是贝鲁特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AUB)的副教授,并担任AUB美术馆的总监和策展人。上世纪90年代末,他成为基希讷乌索罗斯当代艺术中心(Soro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的创始总监,策划了摩尔多瓦首批当代艺术展览。2010年代初,他参与创建了ARTMargins Print杂志的编辑团队,自2012年以来,他一直担任AUB美术馆的创始总监和策展人。

 

卢杰

卢杰是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征计划和长征空间发起人、创办人(2002-至今)。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最早一代的推动者,他关注艺术、社会以及教育机制问题,其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包括艺术评论、编辑和策展工作。他曾广泛受邀至世界各地的艺术院校、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演讲与教学,担任国际与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和艺术机构的顾问与奖项评委。自2021年起,他接任他参与发起创建的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专注于策展研究与教育工作。

 

托比·迈尔

托比·迈尔是一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和编辑,现任纽约布鲁克林Amant的首席策展人。他在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担任里斯本市立美术馆的总监。此前,他在圣保罗组织了SOLO SHOWS展览空间(2015-2018),并担任第30届圣保罗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2012),还曾在纽约的Ludlow 38(2008–2011)和法兰克福艺术协会(Frankfurter Kunstverein,2006–2008)担任策展人。

 

盖比·恩科伯

盖比·恩科伯现任荷兰鹿特丹梅利艺术中心 (Kunstinstituut Melly) 馆长。2020年至2023年间,她担任比勒陀利亚大学贾维特艺术中心 (Javett Art Centre at the University of Pretoria) 的策展总监。她曾在约翰内斯堡维特斯艺术学院(Wits School of Arts)的艺术系任教八年。她策划了第10届柏林双年展,并参与策划了第32届圣保罗双年展,也是负责选择印度尼西亚艺术团体Ruangrupa为2022年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团队的遴选委员会的一员。

 

凯伦·史密斯

凯伦·史密斯是一名策展人及作者,自1992年定居中国以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凯伦以独立实践者的身份开启艺术生涯,并于2012年被正式任命为OCAT西安馆的执行馆长。2021年,她加入德英基金会,领导其学术活动,目前,她负责德英基金会于2022年春季启动的德英策展学者项目。凯伦组织策划了国内外众多群展和个展。多年来凯伦持续撰写、著述了大量关于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专著以及展览出版物等。

 

特里·史密斯

特里·史密斯是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艺术史荣休教授,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艺术与建筑历史系当代艺术史与理论安德鲁·W·梅隆荣休教授(Andrew W. Mellon Emeritus Professor)。他还担任欧洲研究生院哲学、艺术与批判性思维系教授,沙迦全球研究大学非洲研究所特聘教授,以及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策展项目的特聘教授。他是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2010年,他被评为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视觉艺术桂冠,并荣获美国艺术学院联盟(College Art Association,CAA)颁发的马瑟艺术批评奖。


露西·斯蒂兹

露西·斯蒂兹是一位作家、教师和兼职策展人,常驻苏格兰阿盖尔,并在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爱丁堡艺术学院工作。她的研究重点是历史上及全球范围内艺术在公共时刻的表现,尤其是那些在挑战常规方面具有启发意义的艺术实践。她是中央圣马丁学院的编辑项目Afterall《展览历史》系列丛书的系列编辑,该系列与以下机构合作出版: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美国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研究所以及瑞典哥德堡大学美术、应用与表演艺术学院。

 

劳拉·瓦列斯-维尔切斯

劳拉·瓦列斯-维尔切斯是一位策展人、编辑和研究者。她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教授策展研究,并负责欧洲的“4Cs:通过创造力和文化从冲突走向共融”计划。她是独立出版社Concreta的共同创始人和总监。2022年,劳拉与瓦伦西亚大学(Universitat de València)和瓦伦西亚理工大学(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合作,在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IVAM)共同设计了“Articulacions”这一实验性教育项目。

 

碧翠丝·冯·俾斯麦

碧翠丝·冯·俾斯麦在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教授艺术史、视觉文化和策展文化。她曾在法兰克福的斯特德尔博物馆(Städel Museum)担任20世纪艺术部的策展人,并在吕讷堡的吕普哈纳大学任教,她是其艺术空间的共同创始人和联合总监。在莱比锡,她是自2009年秋季开始的策展文化硕士项目的发起人。2018年,她曾担任贝鲁特美国大学“艺术史和策展”的菲利普·贾布雷访问教授。


 

“时刻与现场”Panel演讲者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量

艺术家、民族志研究者。常年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以及南太行乡村展开田野工作。创作和研究关于地方知识、民俗仪式以及人类书写的起源。关注地方社会中的仪式、文字崇拜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试图以此勾勒出研究地方社会的一个思想切片,重新发现地方知识中的历史、人文及社会治理方式。


林灿文

艺术学博士,策展人,创作者。2023年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获视觉文化与策展研究方向博士学位,此前于该研究所取得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方向的硕士学位。她的研究与实践尝试探索广义创造性工作背后的“间态史”建构,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媒介研究与文化消费等。现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参与上海美术学院策展教学工作。

 

刘呗宁

艺术家、策展人、舞者。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与纽约Pratt Institute纯艺术研究生院,现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刘呗宁的工作以绘图和写作为原点,延伸至创作和策划问题的交错呈现。出于对静止的兴趣,他在作品和研究中长期关心语言翻译中的间隙问题,极大与极小物的转换,山水以及其他知识 / 政治图像的流传,历史/ 时间观念的相互补偿等等议题。

 

刘畑

策展人。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执行所长、博士。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策展组成员。第4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Being Theoria”总策展人。曾多次担任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青年策展人大奖、华宇青年奖等奖项的评委。曾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首届青策计划优胜(2014)。当前关心面向“大众”的广域策展与设计,以及对乡土基层、古典源起、科技前沿的同步探索及实践。在ICAST负责策展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

 

聂小依

博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策展研究专业。她曾参与Gasworks(伦敦)和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厦门)展览项目的研究和策划。她还与多个艺术家合作发起自己的策展实践。近期,她在《ArtReview》中文版和《LEAP》杂志担任资深编辑,为她提供来自本土和国际艺术界的第一手经验。她的研究聚焦于策展在中国1990年代末期如何在全球化艺术场景中出现,以及跨国背景下的策展实践。

 

秦川

策展人、艺术评论人,博物工作者。个人关注和研究媒介的物质性、当代艺术策展、当代艺术生态、艺术学校和知识生产。参与当代艺术书写,有展览、双年展、艺术评论文章发表于Art-Ba-Ba、央美艺讯网、雅昌艺术等平台,讨论地缘和身份政治、后殖民、生态、艺术教育等议题。

 

李曼 Raimonda Da Ros

1995年出生于意大利,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在读,独立策展人兼艺术评论家。

 

王欢

现居中国北京的写作者、艺评人和策展人,写作与出版厂牌《普遍》(手册)的联合发起人兼主编。他于2018年获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一等奖,2019年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首奖,2019年入围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展览计划”终选名单,入选2020台北国际艺术村驻村计划。他是2024-2025年度德英策展学者项目的获得者。

 

魏珊

本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毕业后继续从事“始盲初觉”、“以终为始”两项研究。

 

许冰煌

出生并成长于一个沿海乡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生活、工作于珠三角。关注社会参与式艺术与教育,通过展览及项目策划、写作进行实践。同时,参与新造空间(广州)的运营。近年发起/参与多个致力于被忽视的乡村、方言和记忆的艺术项目。如“乡里老热(2022-2023)”、“复耕(2021-至今)”、“重金属乡村巡演(2020-2021)”等。

 

杨俊玮

生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一位独立策展人、研究员和学者,目前正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完成策展实践博士学位。2023年,他创立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策展组合」(Curatorial Ensemble),担任艺术总监。近期他在香港艺术学院担任学术项目发展协调专员,并担任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香港艺术学院的学期讲师。

 

印帅

策展人,工作生活于米兰与上海。米兰NABA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与策展专业讲师,2018年起留校任教。其发起的出版计划“AP Project”与德国Archive Books出版社合作出版当代艺术思潮系列图书。其项目《珊瑚岛上的死光》入选2021年PSA青策计划,《幼年与历史》参加2019年OCAT研究型策展方案入围展,他作为策展团队成员参与北京中间美术馆展览《希望的原理》。2017、2018年他作为策展助理参与了威尼斯双年展、银川双年展、安仁双年展等。

 

袁孟如

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方向,关注技术与艺术背后的历史与底层逻辑。


 

圆桌与谈人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界仁

1960年生于台湾桃园,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台湾台北。陈界仁长期和失业劳工、临时工、移工、外籍配偶、无业青年、社会运动者等进行合作,对已被新自由主义层层遮蔽的“人民”历史与当代现实,提出另一种“再-想像”、“再-叙事”、“再-书写”与“再-连结”的拍摄计划,他将相关拍摄计划,称为“创噪”与“生产第二层运动”。2010年开始,陈界仁更积极关注在公司王国的全域式操控技术下,全球越来越多人沦为泛临时工与丧失自身存在感的现实,他将这个全球普遍现象,简称为“全球监禁、在地流放”,并试图通过重思源于佛法的“以欲化欲”和“以幻解幻”的路径,实践质变全域式操控技术的可能方法。

 

蒋斐然

写作者、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其实践和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先锋派理论与文化研究等。曾获首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2021),入围第八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2022)。“打边炉”的专栏作者,文章散见于各大艺术与学术媒体。

 

沈林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院博士、美国富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博士后。曾任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所长,《戏剧》学报社长暨执行副主编,加利福利亚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布拉格查理大学、格鲁吉亚伊利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客座研究员暨客座教授。


 

总策划:卢杰

执行策划:蒋斐然

项目顾问:刘畑、任晓栋

项目统筹:姜怀黎莺、刘承臻

“时刻与现场”板块策划:刘呗宁、陈展豪、杨启晨

读本编辑:唐晓林

会务组:胡伟、宋瑶、黄嘉莹、章毅佳、张辰璐、杨一泽、朱舒然、武丹

学术组:刘承臻、姜怀黎莺、章毅佳、刘呗宁、陈展豪、杨启晨、胡伟、黄嘉莹、张辰璐、武丹、林子慧

行政顾问:韩媛、王舒燕

视觉设计:李雁军

同声传译:孙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