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三个艺术世界:中国现代史的一百件艺术物》是“汉雅一百:偏好”项目的出版物,由宏亚出版有限公司与汉雅项目共同出版,张颂仁、高世名担任主编。
本书收录了“汉雅一百:偏好”展览的策划与论述,“三个平行的艺术世界”论坛发言以及八个汉雅项目,是打开中国艺术现状之讨论的一次深度尝试。
亚际书院举办“亚际双年展论坛”,张颂仁、哈马德·纳萨尔任柯钦·穆兹里斯站“思想—实践的流通与公众的形成”召集人。
刘潇(2010级硕士生)、翁桢琪(2009级硕士生)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个人精神史第一部”展览。
法国理论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受邀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举办“新媒体·新艺术”系列讲座与工作坊,开始与中国艺术界、思想界进行最前沿的技术哲学相关探讨。此为ICAST的“当代哲学研究系列课程”。
约翰内斯.舒茨(Johannes Schütz)带领杜塞尔多夫的研究生与中国美术学院与跨媒体学院的师生共同举行为期5周的“贝克特工作坊”,ICAST作为系列短剧翻译参与其中。
在“万隆会议”六十周年之际,亚际书院举办“万隆 / 第三世界六十年”论坛,在北京、杭州、东京等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论坛活动。其中杭州站论坛邀请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阿迪蒂亚·尼加姆(Aditya Nigam)、萨姆·莫约(Sam Moyo)、马哈茂德·马姆 达尼(Mahmood Mamdani)、吉见俊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 30 余位重要的学者与思想家齐聚杭州。
刘潇(2010级硕士生)策划“月的另一面”、刘畑(2012级博士生)策划“货币与边疆”、费婷(2007级硕士生)策划“关于青海玉树州瓦里滩孤儿福利学校田野考察”,三者共同作为特邀项目参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民间的力量”开馆展。
网络社会研究所成立,黄孙权任所长,许煜、李士杰任研究员,卢睿洋(2013级硕士生)、张骋(2013级硕士生)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所举办年度网络社会年会、中国文艺黑客松,每年举办多场国际讲座。长期以来,“网络社会研究”是ICAST的核心命题之一,产生过多篇硕博论文,所长黄孙权深度参与ICAST的教学工作。
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成立,高初担任研究所所长,魏潇洋(2012级硕士生)任所长助理。长期以来,“作为历史的影像与作为影像的历史”是ICAST的核心命题之一,产生过多篇硕博论文,所长高初深度参与ICAST的教学工作。
孙歌受ICAST“社会思想系列课程”邀请,开设“昭和史论争”系列课程,主持“历史与人”工作坊。
陈光兴受ICAST“社会思想系列课程”邀请主持“《去帝国——亚洲作为方法》导读”工作坊。
ICAST与长征计划联合发起“胜天作业”计划,高世名、唐晓林(2010级博士生)、张杨(2013级博士生)联合提出“胜天作业——一份策展提案”,带领程艺(2015级博士生)、袁安奇(2012级硕士生、2016级博士生)等多位ICAST同学展开展览推演和出版工作。于2015、2016、2017年前后三次举办 “世纪:Sheng Project”策展工作坊,“郑圣天——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展览于2021年在长征空间开幕。
张未(2013级博士生)、袁文珊(2011级硕士生)策划的“时间病:控制时间的人都被时间控制”获选第二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 张未(2013级博士生)撰文《被扯断裤带的卡巴科夫》获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刘菡(2008级硕士生)策划“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国巡展”“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群展”。
《三个艺术世界:中国现代史的一百件艺术物》是“汉雅一百:偏好”项目的出版物,由宏亚出版有限公司与汉雅项目共同出版,张颂仁、高世名担任主编。
本书收录了“汉雅一百:偏好”展览的策划与论述,“三个平行的艺术世界”论坛发言以及八个汉雅项目,是打开中国艺术现状之讨论的一次深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