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我是通过2008年广州三年展早些时候发的一份关于展览构架的文字材料中得到的,它放在展览整体框架的两个主题之中:“盛墟”与“桃花源记”。在临近展览的最后文稿中这些字眼消失了,使我有了重新阅读《桃花源记》原文的愿望。我的意思是说,《桃花源记》起因于衰世,衰世才会想起“桃花源”。借这一阅读我将绕过此届三年展的主要议题或题目,从原文出发。但“出发”的原意是“离开”,所谓的阅读原文的意义就在于离开原文。《桃花源记》原文并无分段落,去标点共321字。为叙述方便,将原文分为12个段落: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晋太元”在公元376-396年之间,中期约在380年间,陶潜写此文约在421年,正处在晋末衰世。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南朝宋武帝,三年后换少帝刘义符,二年后又改文帝刘义隆。421年距他写故事发生的时间380年约四十一年。他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隐。“武陵”为今湖南常德,附近有桃源县,距离常德约50公里。“捕鱼为业”,渔人,普通职业,卑微之人。“缘溪行”顺路,没有特殊性。“忘路之远近”,渔人专心求鱼心切,故忘远近。“忘”,心的某些意识逃离。渔人的目的在于鱼,其他的事情则处在无意识之中。

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忽”和“忘”都是在心的把握之外。忽然出现一个明显标志,但遇于偶然性之中。第一次出现“桃”字,“桃花林”也许跟桃源县有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处在衰世之中,他所经过的地方可能是荒草荒地,并无人烟和兽迹,也没有固定地方得鱼,作为公共财产的鱼也减少,故只是四处奔走并无目标。“桃花林”此时此地如此集中,盛世和衰世的差别,但还不是边界,只是一些前识先兆,只是衰世如此紧紧地临近着盛世。在原文中,其实“桃”字连同标题仅出现两次,但它如此触目,后世只要接触到“桃”、“桃花”、“桃花源”便知道另一世界的开始。如果我们想到1964年“桃园经验”也无意中用了“桃”字,以及它所带来的厄运,不得不和渔人一样惊异。渔人已经有了新的目标——“欲穷其林”。

3.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一新目标对一个渔人来说并没有带来好处,桃花林结束了,到了水的源头,渔也终结了。“山”在这里另有所指,无论溪水、河水、江湖、大海,水在本质上是连在一起的。“山”也可以是大山,另一个大陆,或另一个洲,水把它们分割开来。“山”没有拒绝来者,也没有大开门户,只是“小口”和“仿佛若有光”。所以这一通道也许是直线形的,也许是略有弯曲,但不长,“数十步”。前面说到桃花林也不大,“夹岸数百步”,可用步量。我们知道现实中存在着不同的“丈量”,当我们在飞行的飞机中踱步丈量距离时,已经不同于在地面上踱步那种距离。古代称为“缩地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这里引用的是《神仙传》或《费长房传》。壶公“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而《桃花源记》中的“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很像壶公之壶,但仅此而已。费长房随壶公跃入壶中,“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对从衰世过来的人(渔人),或是受衰世盛世再衰世再盛世,又重新落入衰世的世代焦虑来说,“豁然开朗”带来的不是魏晋时期盛行的“仙宫世界”,它带来一种“现代性”,一个现实的世界。

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如果我们不把这些描述放在历来“桃花源”的框架中,尽管历来对“天堂”的描述也无法摆脱地面现实的参照,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另一个地面现实的如实描述,“悉如外人”,“外人”一词是重要的,我们今天对“外国人”一词是直白明确的,我们知道所指的是什么,每一个第一次来欧美旅行的人(非欧美人),如果你愿意坦诚地说,当你从飞机上,在降落的时候,你的第一个俯视对象,难道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当你着陆时,难道不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按1696年康熙年间《古文观止》的注释:“黄发,老人发白转黄。髫,小儿垂发,并注明:纯然古风。”但“黄发”明摆着不是“金发”,汉人黑发老了转白,但无论如何不可能由白再转为金黄。“鸡犬相闻”可能来自《老子》八十章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段文字要么看作是“纯然古风”,要么被看作“蒙昧时期”的倒退,但在今日欧洲,难道不是“邻国相望”?“鸡犬相闻”如果是个和平景象,而不是“鸡飞狗跳”的兵荒年代,“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不是不交往,而是互不干扰,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可以保持八九十年的相安——“民至老死”甚至更长。这是一个现实的现代性社会,我们是在讨论俄裔法国哲学家科耶夫(Alexander Kojève)提出的“普遍同质的国家”的观念,或是讨论日裔美国哲学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的“后历史世界”。

5.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一开始渔人遇到桃花林“甚异之”,现在,“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虽然在同一世界中,但生活在后历史世界与历史世界的人,仍然有很大差别。无论如何,“桃花林”、“林近水源”、“山有口”、“豁然开朗”,诸多信息和循进过程已经给历史世界的人(渔人)诸多准备。但“渔人”一旦主动出现在后历史世界,不管他是合法的“小口”进入,还是从其他旁门左道非法进入,“乃大惊”,惊异产生好奇,在今天一个外国人碰到另一个外国人,难道第一句不就是问其原籍“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要”和“邀”音意类同,邀请到家,“设酒杀鸡作食”和“皆出酒食”,从一个空中观看到着陆后的初步印象,进而个体与“外人”接触。从一个宏观的管理完善合理、经济活动丰富的社会到普通人家,随手拿出酒、鸡招待客人,这对于一个从衰世或历史世界中过来的人是富足的,富足且好客。

6.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绝境”的传统解释是指和社会现实隔绝,在这里,“绝境”是否可以解释为“历史的终结”。“不复出焉”是否在讨论历史终结之后可能又重新开始,只是他们选择“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一部分历史已经终结,其他部分尚在延续,但无意识地朝着终结发展,“外人”尚在,两部分历史在很长时间内将同时存在。如果全部的人类历史已经终结,便无“外人”可言。

7.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尽管后历史世界也是从历史世界中发展而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或是如黑格尔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中看到历史的终结。对后历史世界的人“问今是何世”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构成以往或现在仍然存在的历史世界中,无论是揭竿而起,或是改朝换代的少数英雄、多数贫困的历史,对那些所谓民族、国家而革命、而战斗、而生而死的历史经验已感到厌倦,只剩下酒食后的“叹惋”。在讨论“普遍同质的国家”或是“后历史世界”中,我们不得不同时讨论尼采的“末人”。按尼采的说法,“末人”“不再富裕或者贫穷——不再统治和被统治——大家都是平等——有自己的小快乐——他们珍爱健康”,而且在他未完成的遗稿中,有如下笔录:“末人:一种类型的中国人。”“桃花源”中的“秦人”并未处在盛衰循环之中。所以“秦人”与“普遍同质的国家”、“后历史世界”、“末人”都是相似的,最重要的相似是他们都已经达到自身的终点。

8.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什么原因促使渔人想回去,是盛情的款待和关心?渔人处在“桃花源”之内和之外的界线上犹豫和矛盾之中,当历史该终结之时,仍然想着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就颠倒了。此中人对渔人也是矛盾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意思是“你肯定会跟外人说”或是“你应该跟外人说”,因为口是存在的,消息必被外传。而且,后历史世界必然要影响历史世界。渔人希望一脚踏进后历史世界,一脚留在历史世界,后来证明是行不通的。全文出现了三次不同含义的“外人”:“悉如外人”——和渔人同族相对的外人,理想中的人是外人;“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先于别人终结了自己的历史,使自己成为外人的外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把渔人当作自己人,因为后世界的人的使命就是包容所有历史世界的人,渔人就被迫处在双重的外人之中。到此为止,“桃花源”的信息中断了。

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想必是从同样一条路出去,因为他找到他丢下的船,“桃花源”留有唯一的口,出口和入口是同一个口,就像“普遍同质的国家”或“历史的终结”尚留有缺口一样。渔人为什么不留在“桃花源”,他身处在晋末衰世难道不指望有一个盛世的到来?他不知道所有这些世代改换的历史只是无意识地要达到这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普遍同质的国家,他已先于他人到达,他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就是那个“小口”。渔人决意离去是否也无意中煽动了对“普遍同质的国家”的不满,尽管他面对的是一个普遍满意的场面,他也不清楚“不满”是个使命,他只是清楚地意识到应该把这条路仔细记下来,因为返回也是一种“豁然开朗”。

10.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陶潜写如何去“桃花源”写得很仔细,因为是无意识,如何来回却写得很简约。渔人自从发现了末人,便带有末人的痕迹,他把大地变小,并带着他的好消息:“我们发现了满意。”“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所有统治权力和大小政治官僚的象征。“说如此”,但我们仍然不清楚渔人说了些什么,他发现了什么,是发现了现代的西方社会,还是发现了仍然活到现在的“秦人”,是发现了“普遍同质的国家”,还是发现了终结历史的“末人”?总之这些意向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有些部分是互相重叠,有些部分是相互矛盾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渔人没有想到要充当非法的革命者,尽管他已回到革命的语境之中,而是“及郡下,诣太守”,以求获得正统。渔人还是像奴隶一样卑微,太守还是像主人一样傲慢,正式这种模式的保存,使通往这一可能世界或另一现实世界的路自动关闭。

11.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在晋书“隐逸”类有《刘驎子传》记载:“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志存遯逸,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返,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后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上述两种经历类同,尤其是作为向导的“伐弓人”和“渔人”却是无名的卑微者。但陶潜作了三个地方改动,他同刘驎之的字,而不是他的名。刘驎之是为了寻“仙灵方药”,像魏晋时代大多数隐士。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是为了寻找“另一社会”。《晋书》中说刘驎之“卒以寿终”,陶潜把他改为“未果,寻病终”。“寻”,不久,也有“寻找”的含义,他病终成了那段“寻找”的直接后果,增加了那些急于想寻找另一个“终极”或“满意”的解决方案的人的危险性。陶潜四十一岁才离官归隐,刘子骥士大夫出身,“官”和“隐”有着内在关系,官是隐现,隐是官匿。

12. 后遂无问津者。

不但是有意识去问的人没有了,而且是无意识的门已被关掉。因为问总是在门里。陶潜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开了这扇门又自己关上,留下的只是一个空洞“类型”——“隐逸”。从晋末到1648年明末,一千多年的历史“隐逸”就这样被固定下来,直至《清史稿》才改为“遗逸”,并专门来指明末后未能顺应改朝换代的遗老遗少。在一个持续盛衰循环的历史世界中,“隐逸”还是被或明或暗地“鼓励”,尽管我们有充分理由怀疑是在“花园”或“田园”或“桃花源”下的秘密。

 

2008年8月8日

《桃花源记》我是通过2008年广州三年展早些时候发的一份关于展览构架的文字材料中得到的,它放在展览整体框架的两个主题之中:“盛墟”与“桃花源记”。在临近展览的最后文稿中这些字眼消失了,使我有了重新阅读《桃花源记》原文的愿望。我的意思是说,《桃花源记》起因于衰世,衰世才会想起“桃花源”。借这一阅读我将绕过此届三年展的主要议题或题目,从原文出发。但“出发”的原意是“离开”,所谓的阅读原文的意义就在于离开原文。《桃花源记》原文并无分段落,去标点共321字。为叙述方便,将原文分为12个段落: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晋太元”在公元376-396年之间,中期约在380年间,陶潜写此文约在421年,正处在晋末衰世。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南朝宋武帝,三年后换少帝刘义符,二年后又改文帝刘义隆。421年距他写故事发生的时间380年约四十一年。他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隐。“武陵”为今湖南常德,附近有桃源县,距离常德约50公里。“捕鱼为业”,渔人,普通职业,卑微之人。“缘溪行”顺路,没有特殊性。“忘路之远近”,渔人专心求鱼心切,故忘远近。“忘”,心的某些意识逃离。渔人的目的在于鱼,其他的事情则处在无意识之中。

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忽”和“忘”都是在心的把握之外。忽然出现一个明显标志,但遇于偶然性之中。第一次出现“桃”字,“桃花林”也许跟桃源县有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处在衰世之中,他所经过的地方可能是荒草荒地,并无人烟和兽迹,也没有固定地方得鱼,作为公共财产的鱼也减少,故只是四处奔走并无目标。“桃花林”此时此地如此集中,盛世和衰世的差别,但还不是边界,只是一些前识先兆,只是衰世如此紧紧地临近着盛世。在原文中,其实“桃”字连同标题仅出现两次,但它如此触目,后世只要接触到“桃”、“桃花”、“桃花源”便知道另一世界的开始。如果我们想到1964年“桃园经验”也无意中用了“桃”字,以及它所带来的厄运,不得不和渔人一样惊异。渔人已经有了新的目标——“欲穷其林”。

3.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一新目标对一个渔人来说并没有带来好处,桃花林结束了,到了水的源头,渔也终结了。“山”在这里另有所指,无论溪水、河水、江湖、大海,水在本质上是连在一起的。“山”也可以是大山,另一个大陆,或另一个洲,水把它们分割开来。“山”没有拒绝来者,也没有大开门户,只是“小口”和“仿佛若有光”。所以这一通道也许是直线形的,也许是略有弯曲,但不长,“数十步”。前面说到桃花林也不大,“夹岸数百步”,可用步量。我们知道现实中存在着不同的“丈量”,当我们在飞行的飞机中踱步丈量距离时,已经不同于在地面上踱步那种距离。古代称为“缩地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这里引用的是《神仙传》或《费长房传》。壶公“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而《桃花源记》中的“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很像壶公之壶,但仅此而已。费长房随壶公跃入壶中,“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对从衰世过来的人(渔人),或是受衰世盛世再衰世再盛世,又重新落入衰世的世代焦虑来说,“豁然开朗”带来的不是魏晋时期盛行的“仙宫世界”,它带来一种“现代性”,一个现实的世界。

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如果我们不把这些描述放在历来“桃花源”的框架中,尽管历来对“天堂”的描述也无法摆脱地面现实的参照,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另一个地面现实的如实描述,“悉如外人”,“外人”一词是重要的,我们今天对“外国人”一词是直白明确的,我们知道所指的是什么,每一个第一次来欧美旅行的人(非欧美人),如果你愿意坦诚地说,当你从飞机上,在降落的时候,你的第一个俯视对象,难道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当你着陆时,难道不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按1696年康熙年间《古文观止》的注释:“黄发,老人发白转黄。髫,小儿垂发,并注明:纯然古风。”但“黄发”明摆着不是“金发”,汉人黑发老了转白,但无论如何不可能由白再转为金黄。“鸡犬相闻”可能来自《老子》八十章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段文字要么看作是“纯然古风”,要么被看作“蒙昧时期”的倒退,但在今日欧洲,难道不是“邻国相望”?“鸡犬相闻”如果是个和平景象,而不是“鸡飞狗跳”的兵荒年代,“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不是不交往,而是互不干扰,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可以保持八九十年的相安——“民至老死”甚至更长。这是一个现实的现代性社会,我们是在讨论俄裔法国哲学家科耶夫(Alexander Kojève)提出的“普遍同质的国家”的观念,或是讨论日裔美国哲学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的“后历史世界”。

5.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一开始渔人遇到桃花林“甚异之”,现在,“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虽然在同一世界中,但生活在后历史世界与历史世界的人,仍然有很大差别。无论如何,“桃花林”、“林近水源”、“山有口”、“豁然开朗”,诸多信息和循进过程已经给历史世界的人(渔人)诸多准备。但“渔人”一旦主动出现在后历史世界,不管他是合法的“小口”进入,还是从其他旁门左道非法进入,“乃大惊”,惊异产生好奇,在今天一个外国人碰到另一个外国人,难道第一句不就是问其原籍“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要”和“邀”音意类同,邀请到家,“设酒杀鸡作食”和“皆出酒食”,从一个空中观看到着陆后的初步印象,进而个体与“外人”接触。从一个宏观的管理完善合理、经济活动丰富的社会到普通人家,随手拿出酒、鸡招待客人,这对于一个从衰世或历史世界中过来的人是富足的,富足且好客。

6.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绝境”的传统解释是指和社会现实隔绝,在这里,“绝境”是否可以解释为“历史的终结”。“不复出焉”是否在讨论历史终结之后可能又重新开始,只是他们选择“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一部分历史已经终结,其他部分尚在延续,但无意识地朝着终结发展,“外人”尚在,两部分历史在很长时间内将同时存在。如果全部的人类历史已经终结,便无“外人”可言。

7.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尽管后历史世界也是从历史世界中发展而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或是如黑格尔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中看到历史的终结。对后历史世界的人“问今是何世”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构成以往或现在仍然存在的历史世界中,无论是揭竿而起,或是改朝换代的少数英雄、多数贫困的历史,对那些所谓民族、国家而革命、而战斗、而生而死的历史经验已感到厌倦,只剩下酒食后的“叹惋”。在讨论“普遍同质的国家”或是“后历史世界”中,我们不得不同时讨论尼采的“末人”。按尼采的说法,“末人”“不再富裕或者贫穷——不再统治和被统治——大家都是平等——有自己的小快乐——他们珍爱健康”,而且在他未完成的遗稿中,有如下笔录:“末人:一种类型的中国人。”“桃花源”中的“秦人”并未处在盛衰循环之中。所以“秦人”与“普遍同质的国家”、“后历史世界”、“末人”都是相似的,最重要的相似是他们都已经达到自身的终点。

8.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什么原因促使渔人想回去,是盛情的款待和关心?渔人处在“桃花源”之内和之外的界线上犹豫和矛盾之中,当历史该终结之时,仍然想着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就颠倒了。此中人对渔人也是矛盾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意思是“你肯定会跟外人说”或是“你应该跟外人说”,因为口是存在的,消息必被外传。而且,后历史世界必然要影响历史世界。渔人希望一脚踏进后历史世界,一脚留在历史世界,后来证明是行不通的。全文出现了三次不同含义的“外人”:“悉如外人”——和渔人同族相对的外人,理想中的人是外人;“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先于别人终结了自己的历史,使自己成为外人的外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把渔人当作自己人,因为后世界的人的使命就是包容所有历史世界的人,渔人就被迫处在双重的外人之中。到此为止,“桃花源”的信息中断了。

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想必是从同样一条路出去,因为他找到他丢下的船,“桃花源”留有唯一的口,出口和入口是同一个口,就像“普遍同质的国家”或“历史的终结”尚留有缺口一样。渔人为什么不留在“桃花源”,他身处在晋末衰世难道不指望有一个盛世的到来?他不知道所有这些世代改换的历史只是无意识地要达到这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普遍同质的国家,他已先于他人到达,他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就是那个“小口”。渔人决意离去是否也无意中煽动了对“普遍同质的国家”的不满,尽管他面对的是一个普遍满意的场面,他也不清楚“不满”是个使命,他只是清楚地意识到应该把这条路仔细记下来,因为返回也是一种“豁然开朗”。

10.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陶潜写如何去“桃花源”写得很仔细,因为是无意识,如何来回却写得很简约。渔人自从发现了末人,便带有末人的痕迹,他把大地变小,并带着他的好消息:“我们发现了满意。”“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所有统治权力和大小政治官僚的象征。“说如此”,但我们仍然不清楚渔人说了些什么,他发现了什么,是发现了现代的西方社会,还是发现了仍然活到现在的“秦人”,是发现了“普遍同质的国家”,还是发现了终结历史的“末人”?总之这些意向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有些部分是互相重叠,有些部分是相互矛盾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渔人没有想到要充当非法的革命者,尽管他已回到革命的语境之中,而是“及郡下,诣太守”,以求获得正统。渔人还是像奴隶一样卑微,太守还是像主人一样傲慢,正式这种模式的保存,使通往这一可能世界或另一现实世界的路自动关闭。

11.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在晋书“隐逸”类有《刘驎子传》记载:“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志存遯逸,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返,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后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上述两种经历类同,尤其是作为向导的“伐弓人”和“渔人”却是无名的卑微者。但陶潜作了三个地方改动,他同刘驎之的字,而不是他的名。刘驎之是为了寻“仙灵方药”,像魏晋时代大多数隐士。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是为了寻找“另一社会”。《晋书》中说刘驎之“卒以寿终”,陶潜把他改为“未果,寻病终”。“寻”,不久,也有“寻找”的含义,他病终成了那段“寻找”的直接后果,增加了那些急于想寻找另一个“终极”或“满意”的解决方案的人的危险性。陶潜四十一岁才离官归隐,刘子骥士大夫出身,“官”和“隐”有着内在关系,官是隐现,隐是官匿。

12. 后遂无问津者。

不但是有意识去问的人没有了,而且是无意识的门已被关掉。因为问总是在门里。陶潜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开了这扇门又自己关上,留下的只是一个空洞“类型”——“隐逸”。从晋末到1648年明末,一千多年的历史“隐逸”就这样被固定下来,直至《清史稿》才改为“遗逸”,并专门来指明末后未能顺应改朝换代的遗老遗少。在一个持续盛衰循环的历史世界中,“隐逸”还是被或明或暗地“鼓励”,尽管我们有充分理由怀疑是在“花园”或“田园”或“桃花源”下的秘密。

 

200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