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莹

陈嘉莹,1991年生于福州,生活工作于上海与纽约。她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的博士候选人,同时也是一名独立写作者与策展人。陈嘉莹的早期实践围绕技术现实与其渗染的人文图景展开。从博士阶段开始,她转向技术激化的身心问题,并受图灵启发逐渐深入性/别的探究。她的博士论文《岂止于性?——女性主义身体-物质之思》聚焦身体、新唯物论与性别形上学的前沿研究。与此同时,她也将艺术视为颠覆现有可感分治与可知框架的具体手段。她现为Longlati Foundation写作者收藏委员会成员,亦是现象学与媒介学会的学术委员会成员。

2019年,她以展览“AI:爱与人工智能”获得第三届Hyundai Blue Prize创新未来奖。2018年,入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年策展人奖”。2016年,入围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举办的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陈嘉莹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系,硕士毕业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曾供职于没顶公司(2015—2019),亦曾为ArtReview China、Artforum中文网、Ocula等多家艺术媒体撰稿。其文章收录于中国美院出版论文集《网络化的力量》中。参与编写的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Archival Project 1998-2012由MOUSSE出版并发行。近期策划与参与的项目包括:由瑞士文化基金会支持的“百花齐放读书会:半路遇见”,多地多空间(2022-23);USB多端口链接展,上海多空间(2021);“AI:爱与人工智能”,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0);哥白尼,E.M.Bannister画廊,美国普罗维登斯(2019);液态健康,上海歌德开放空间(2019);上海策展人实验室项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18)等。

2022年,为ICAST作“自陈自陈:无效创作与永恒回返”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