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陈恒

主持人

唐晓林

讲座简介

鲁迅生前一贯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闻名于世。他的首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把传统中国历史描述为“吃人”的历史,从而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一篇檄文。此外,他在《京报》副刊上(1925年)以白卷回应“青年必读书”专栏,并告诫青年人不要读传统的中国书。因此,大多数论者常认为鲁迅对待中国历史的态度是虚无主义的。但我们也注意到,鲁迅的作品中,对历史的征引和挪用俯拾皆是。在写作之外,他也长时间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蔡元培甚至说他的治学路数“完全是清儒家法”。对这种“矛盾”心态,列文森(J. Levenson)认为,五四一代的知识人只是理智上反传统,情感上却依附于传统文化。林毓生则认为,五四人物对传统的激烈态度,从根源上说来源于传统内部的一元论模式。鲁迅的“精神力量”虽然已经洞察到了传统资源中的“理知”与“道德”价值,但依旧未能超越对传统的整体性否定。

我不同意列文森与林毓生的结论。我的研究着眼于鲁迅“引而不发”的历史张力,以及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对历史文献资源的熟习和运用。通过仔细梳理鲁迅的一系列“次要”文本,如收录于《而已集》的普及性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年)和收录于《故事新编》的历史小说《铸剑》(1927年),我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来探讨鲁迅复杂而微妙的历史观以及历史对他文本策略生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