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宽阔的漩涡中

旋转、旋转

猎鹰再听不到猎手的召唤

万物分离,中心再也不能够支撑

只有离乱在世间流散

——叶芝《第二次降临》

 

我们在等待什么?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布洛赫《希望的原则》

 

为什么思考“进程”?因为——音乐史掩盖了声音的历史;电影史掩盖了影像的历史;戏剧史掩盖了身体的历史;文学史掩盖了写作的历史;建筑史掩盖了筑与居的历史……

 

进程

2000年千禧之夜,整个世界都在喧嚣与欢乐中沸腾,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第一次真切地感知到世代迁化、时间流转的宏大力量。面对窗外袭来的阵阵寒冷与黑暗,我写下这样一段话:

 

凌晨一点/我摸索到/上帝的指纹/时间的形状/那波浪如同/黑暗中涌动的群山/在大海疲倦的喘息里/绵延、起伏/撞击、破碎/日以继夜。

 

许多年来,当时那种锥心刻骨的感觉时常涌上心头,令我不能自已。那种莫名的感受并非“历史”所能涵盖,因为所谓“历史”,早已在学科化、科层化的现代知识生产中沦为了专家们操持的知识、文本与工具,成了与生命经验无关的东西。千禧之夜,我经受到的,是一种无名的“进程”。“世”为迁流,“界”为方位,那世纪之交的黯夜中涌动、弥散、演进着的莫名事物,无形无质,无始无终,无穷无尽。

这无名的“进程”始终牵引着我的思绪,使我对历史的思考一直纠结于“历史感”,而非朝向“历史观”。直到最近,这历史感才逐渐凝聚为一种视像(vision):那是一片历史的汪洋,起伏不定,动荡纵横,在我们身体内外穿梭往复。所谓“当代”,只不过是随机生发的海面——我们看上去的那层“表面”幻相,实则与大海同体无间。

那么,这历史的汪洋何以成为一种“进程”?这无名之“进程”究竟朝向何方?

在今天的智识语境和生活氛围中,这种思考显得不着边际,且不合时宜。在平凡与日常中消磨,我们惦念的大都只是意气与功利,我们触摸到的尽是平庸与琐碎。所以有人说,这是一个“小时代”。在小时代中沉沦、梦想着的“小清新”们,把生命中诗意与创造的可能交付给亚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于是,无论特立独行还是青春梦想,都被纳入一种现成的姿态与情感,不再也无法对我们的情感结构作出挑战,更不用说启动某种社会想象,开启某个历史计划。在这个小时代,人们沉醉于尼采所谓“末世之人”那千人一面的小幸福,任何宏大的叙事与建构都不免沦为笑谈。

然而,即使在今天,我依然愿意去相信,每一个时代都是大时代,尽管每个时代都在赞颂往日的辉煌。时间永不停息,历史进程依然如故。这个历史背后的无名“进程”,等待着一种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宏大想象与叙事。

 

基地

“西岸2013”的策展意念始于对“进程”的探究。而此“进程”在西岸的显现方式首先是一种更生。黄埔江畔的这片狭长的土地,因2010世博会而被再次“发现”。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是上海现代大工业的记忆之场。码头、火车站、机场,以及生产城市肌体之基本质料的水泥厂……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这些旧工业的遗迹被纳入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与营造计划,成为一块重获新生、尚未定义的“土地”。

在世界范围内,西岸作为现代工业的记忆之场也许并不独特。半个世纪以来,大量工业废墟正在不断侵蚀着欧洲人当下的生活图像,那些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现代工业场所,正在成为时间的废墟和纪念碑。这一切,都奇妙地吻合了现代性的时间逻辑,这也正是本雅明在巴黎拱廊街的迅速衰老中所体味到的:现代意味着,新事物很快会成为陈旧的象征,进步赶走进步。现代性正不断地被“现在”背叛,所谓现代,只是永逝不返的时间之河上不断摆渡着的过客。正是因为这一点,本雅明才将伟大的19世纪比作“神童们的养老院”。不断发展的现代性,也是不断创造过时和过期的现代性。于是,没有哪个时代比现代更加迫切地需求记忆,于是,非常吊诡地,博物馆、历史写作、档案制度与怀旧意识成为现代性的重要表征。

如何跳脱出一种决定论的、目的论的以及进步论的历史幻象,同时避免陷入徒劳的追忆与怀旧?如何从现代性的废墟上重新勾画出一种具有生产性的未来愿景?我们需要再一次切近这个已为陈迹的记忆之场,去聆听,去观看,去体察。

2012年某个秋日的傍晚,我第一次面对这个原为预均化库的巨大穹窿,它如一座天外降临的飞行器,又像洪荒巨兽的骨骸,蛰伏在黄浦江畔,搁浅在岁月的河床上。“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步入穹窿的黑暗门洞,我又一次感受到那股历史的洪流,莫名的进程。

那现场还在,场所的魂魄尚未离散。沧桑岁月中无数人思想、身躯的聚集与运动、期待与生活、血汗和劳作,依然在这个巨大的废墟空间里搅拌回旋。历史的动力与幽蔽,时代潮流的顺与逆,一个城市的生与死,无数人的幸与不幸,全都聚拢在这个巨大穹窿下凝结的工业动作之中,形成一种命运般的力量旋转搅拌,不由分说,泥沙俱下。

从空间结构上,这个搅拌水泥的巨大车间酷似古罗马的万神殿,但是,这回环往复的历史巨力,却绝非来自亦非朝向那罗马式的无尽透视的苍穹。在欧式穹顶建筑的符号学构造中,那透视锥的顶端,原本是神祇的凝视。神圣的目光从天空降临,穿透一切,无所不至。神目之所及,威能之所在。人只是被检视者,是“看(守)”的对象。博尔赫斯失明后的写作中,曾多次提及这无限透明的蓝色苍穹。“一扇天窗让我们潜入那真正的深渊”,透过顶部的空洞所看到的是无限的深渊,那里躲藏着一个无限透明(因而不为我们所见)的实在世界——“在那晶莹清澈的世界中/一切发生又不留痕迹”。

在“西岸2013”的框架中,“进程”所欲破解的,首先就是穹顶结构所蕴含的神学维度。“进程”所裹挟的,无关形而上的意旨,纯是众人的命运、人世的历史、人间的记忆。这命运的巨力,这历史和记忆,在宏大空间中浮沉隐现,等待着我们去聆听,去观看,去体察。

爱森斯坦说:“旧的电影从多种视角展现一个情节,而新的电影以多种情节展现一个视角。”聆听、观看和体察,这三种行动分别引出主题展中的三条艺术线索——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声音、影像和戏剧。此三者互为语境,各自展开,凝聚而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力,从不同角度映射出进程的历史与轨迹。

 

聆听

一百年前,未来主义艺术家洛基·卢梭罗(Luigi Russolo)以其“噪音调音机”开启了现代声音艺术的历史。从此,工业机械与大都市开始成为声音演出的重要主题;从此,乐音对面的噪音世界里不断喷涌出感性的激流与创造的能量。

然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在“西岸2013”声音艺术特展的框架中,声音首先作为探测现场的一种方式。在这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圆形厂房的空旷废墟中,我们聆听到的首先是“沉默”。“语言破碎之处无物存在”,而沉默并非单纯的无声。沉默内置于人类的语言和音乐之中,是所有话语和声响成为可能的基础。然而,在现代大都市无止境的永续基调音和嘈杂声场中,沉默作为一种聆听经验,已经永久地丢失了。城市之声脱离了它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在现代媒体的广播系统中发送、复制、混响、叠加……无休无止。声音不再开始于沉默,也不会在沉默中消失。声音已经无法回归沉默,只能在其他的话语和声响中转义、离散。

然而,在这幽暗的穹窿之下,久违的沉默仿佛再次现身。此处的沉默是历史幽蔽的一部分,空间中气流的运动,废弃物细微的窸窣声,岁月深处机器的运转,工人们曾经的低语,这一切交迭而成沉默之“残响”。通过这岁月的“残响”,我们继而聆听到更远处尘世的喧嚣与城市之声的骚动。每个现代城市都是一个声音剧场,在中国的声音史上,上海必定是最精彩的那一个。从黄埔江上的汽笛到有轨电车,从百乐门的歌舞到里弄的叫卖声,从文革广播到上海清口……林林总总,所有的声音碎片与日常生活史的丝丝缕缕交织在一起,形成上海这座城市永不消失的声场和独特的声音文化。

然而,抛开这声音表象的芜杂丛林,我们是否能够聆听到历史的耳语和社会演进的轰鸣?作为“进程”的重要部分,姚大钧策划的声音艺术特展以“转速”为题,探讨当下声音现实中“每分钟的革命”(RPM)。革命是个快镜头;革命是反转,又是开端。光碟时代,声音的出现有赖于旋转。每分钟的旋转,时时刻刻的旋转,声音的革命由此发生并被遣送入无尽循环。这是声音特展对“进程”的回应,它所期待的,是从中国声音艺术的创作与思考中,引出一种声音的政治经济学,继而催生一种社会性的聆听、一个聆听性的社会。

 

观看

屏幕上的现实是被观看的现实,身边的现实是包围着我们的、我们所看不到的现实。屏幕上显影的世界是“看见的世界”,“看见的世界”是“看得见的世界”,也是“被观看的和用来观看的世界”。

观众注视着被放大的影像,把它看作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忽喜忽忧;这些观众同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却难以面对这个日常的世界。日常世界星星点点,又绵延不绝、难以琢磨,影像作品却给出了一种面对世界的可能性。“透视法也许不再能够代表我同世界间的距离,它以我为坐标确立世界的位置,把世界摆置在我面前,从而使我忘记了世界同样在我身后和我在世界之中。而摄影机也在世界之外注视着世界。”在此,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说出了关键所在。电影的秘密正在于它是我们所渴望的景象,它是从我们自身的绵延中断裂开去的,因而是可完整把握的。我们顺从而舒适地看着那个世界,那个世界是早已被另一只外在于世界的眼睛对象化、表象化了,因而已经是一个“看见的世界”。

正是这个“看见的世界”,这个“被观看的和用来观看的世界”,将我们定义为单纯的观者,并且日益取消了我们作为生产者的能力。这种景观化的影像,正是名为“解像力”的影像艺术特展所欲批判、抵抗之物。影像特展由郭晓彦与刘潇共同策划,对她们来说,影像的解像力不止是为了让现实更加清晰,而是要让那幅清晰明确的现实图像重返未定状态。在媒体时代,我们无法直接地面对现实,我们所面对的、所看到的,只是已经被表述过的现实的现成图像。“解像”之于现实图像,不只是解读,更重要的是解构。

而解构的力量,来自从影像中转化出行动的能力。影像特展希望召唤出一种“行动影像”,然而这“行动影像”并非“直接电影”式的用影像去行动,而是让影像成为行动。

具有解像力的行动影像,并不是影像的新类型,而是一种影像的动员方式。它反复地提醒我们影像与感知的内在关系。生活与行动都是不可展示的,正如最根本的影像只能一次性发生——帕索里尼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长镜头。作为经验的影像始终是发生着的、体验中的,它与我们的生命同构,因而可能反复重构我们与现实的关系。

影像成为行动的时刻,在现行的艺术史叙述中难以得见。艺术家陈界仁曾经讲述过一个鲜为人知的影像时刻,那是在“日据”时代的台湾,日本殖民者播放日语影片推行“皇民化”教育,而本地人大多不通日语,现场需要安排译员进行实时翻译,这种译员当时被称为“辨士”。许多辨士本身是抗日分子,翻译字幕的时刻往往就是他们对观众们做反日宣传的时刻。于是,观众现场接受到的影像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结合体——皇民化的图像,配上抗日的声音。这个时刻,观众脑海中发生的,是一种悖反的影像。

另一个动人的影像时刻发生在解放战争早期的晋冀鲁豫边区。那时,摄影在战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整个战区的视觉消息通过在街角、营房举办的临时影展、战壕中传递着的照片册页播撒到每一个战士和群众。拍照更是部队生活中的大事,每当发起冲锋之前,随军摄影师会给每位敢死队的战士拍照。这是生命中的庄严时刻,也许是最后时刻。战士们隐约知道,由于物资匮乏,相机里很可能并没有胶片。但他们依然穿戴整齐,面对相机,摆好姿势,拍完生命中最后一张或许是唯一的照片后,冲向九死一生的战场。

日据时代的辨士们就着皇民化影片做抗日宣传的时刻,战壕中摄影师举起空相机为冲锋前的战士们拍照的时刻,是中国影像史上的重要时刻。那段图像与声音悖反着的影像,冲锋之前那无胶卷的摄影仪式,让我们从另一种角度思考影像的本质。这些影像在众人的意念中传递、累积,渐而生产出一种解放的能量,转化为行动的勇气。

解像,一种行动影像,不只是用影像召唤出现实行动,更重要的是,它召唤我们从被动的观者处境中解放出来,重新成为影像的生产者,这就需要我们先行夺回被剥夺的影像之能力。在这里,“影像”是一个动词,这个动词意味着——用最切身的方式去触动、去感知,在影像的生成创造中反求诸身,在生活-行动中,在切身-返身的辩证中去创造新的断裂与诗意;在这新的诗意之展开中,让影像成为行动,让经验不再现成,让知觉始终保持敏感,让世界重新变得生动。在这个意义上,解像力所指向的“行动影像”,不但是“生产者的影像”,也将是“解放的影像”。

 

体察

“进程”的戏剧部分,创作意念的起点是《彼岸》。1993年,牟森选择高行健的剧本《彼岸》作为文本基础,邀请诗人于坚创作长诗《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从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两个角度建构起他的“彼岸”。这是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的一件转折性作品。1993年的北京,《彼岸》的排演如同一场沉默的风暴,在城市的角落隐秘发生,却必将席卷文艺界众多躁动不安的人群。事实上,《彼岸》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跨领域、跨媒介的艺术运动,这场运动在无意识中悄然发生,却一发而不可收。随着这出戏的排演,戏剧、电影、舞蹈、音乐、当代艺术,所有领域都动了起来。在牟森的剧场中,“彼岸”,是一个动词”。

 

把我们心中的感激与欢乐告诉所有人!

把我们身体的解放告诉所有人,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

让我们为动命名!

命名吧!为神圣的动命名!

命名吧!为这个给我们身体自由的动命名!

命名吧!为这个让我们重获生命的动命名!

命名吧!命名!

好吧——让我们命名——彼岸!

彼——岸!

 

“彼岸是一个动词”,正如影像中可以转化出行动的能力。作为一个动词,彼岸不止于乌托邦,通过于坚的长诗,彼岸构造出乌托邦的反面,在正与反的辨证中,形成巨大的意义张力,带给我们席卷一切的力量。牟森常说,主题即结构,1993年的《彼岸》可谓个中典范。

二十年过去了,《彼岸》中辨证的力量,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而对牟森来说,这次他要实验的是一个更为宏大的建构。他与刘畑、马楠这两位青年策展人一起,联合肖丽河、贾普·布隆(Japp Blonk)、邵志飞(Jeffery Shaw)等著名艺术家,共同创作了“进程”的戏剧部分《上海奥德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上海奥德赛》与《彼岸》都截然不同。从方法来看,《彼岸》以几乎无成本的制作,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长期的体能训练和精神告解打通身心,挖掘出个体内在的矛盾性与可能性,《彼岸》是关于人的。与此不同,《上海奥德赛》所要呈现的却是一个非人的尺度——宏大复杂的历史“进程”,在方法上,这是一次融合了影像、声音、灯光、舞蹈、建筑等各艺术门类的“跨媒介巨构”,它是超链接和主题式的。如果说《彼岸》的内核是文本和身体,《上海奥德赛》的中心却是预均化库,这个工业遗址的现场。现场即媒介,这个“第一媒介”给出了一系列坚硬的现实——穹顶、向上的势能、圆形叙事,以及场中留存的巨大搅拌机所指涉的工业动作。

从主题来看,《彼岸》的主题是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内与外、上与下之间的反复辨证,而《奥德赛》作为最经典的圆形叙事,应和了现场空间的穹顶结构,它的主题是回归,是无尽回环。对奥德修斯来说,归程是命运迷宫的自我循环的出口,既是启程又是去路。而《上海奥德赛》试图去呈现的,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这令人悲欣交集、一言难尽的历程如果是一种回归,那么这回归所朝向的,是不可知的未来,因为“向上的路,向下的路,是同一条路”(赫拉克利特)。

除“光启”、“汇通”、“洪流”这些眩目的奇观之外,《上海奥德赛》召唤回了《彼岸》中的若干元素——出演者的非职业性、编导与表演的一体化、“变演为做”的身体感与反表演性。同时,二十年前的诸多要素都在不断转义中获得新生——《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化作贾普·布隆华丽的高音吟唱,《彼岸》中连接、束缚所有肉身的绳索,成为工人与巨型机械两种身体感彼此依恋、抗争的血亲纽带,继而成为引导我们走出命运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最终又化为通向彼岸之桥。

牟森被视为中国先锋戏剧最重要的开拓者,二十年前,他的《彼岸》横空出世,随后的两年中又带着他的小剧团走遍世界。然而,在获得巨大的国际声望后,牟森却沉寂下来,读史、观影、写作。他对历史与叙事的兴趣日益浓厚,甚至超出了戏剧表演本身,在他的恢宏的历史叙事计划中,上海的现代史诗是一个重要主题。《彼岸》二十年后,牟森重返剧场,这是他个人的奥德赛,是他的自我召回。

对《上海奥德赛》来说,这种召回却绝非只是为了纪念,而是对先锋戏剧自身的历史性回环,更是“彼岸”这个动词在当下现实中的重新启动。在圆形叙事的循环结构中,“彼岸”是一种“轮回”。在奥德赛的回环中,“彼岸”不再是乌托邦式的远方,它被纳入现实历史的回环往复之中,在一个巨大的进程中不断绵延。

《上海奥德赛》并非通常所谓“先锋戏剧”,对导演团队来说,“先锋戏剧”在1990年代后期的类型化和品牌化,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先锋性在所有时代的戏剧中闪现,先锋性只有在真正改变了人之感受力的时刻才发生。今年是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一百周年,为此,导演团队邀请了上海的不同社群,从排舞老者,到水泥厂的工人,共同参与对《春之祭》的改编与排演。通过这个普通人集结成的城市剧场,《上海奥德赛》告诉我们:戏剧要回到它的本源,一种手工业的状态,它通过身体、语言的连接和行动,开启一个公共之场所(arena),在这个场所中,人们可以获得看待生活的诗意态度,可以重新定义自我和现实的关系,可以“无所畏惧地在一起”——格列托夫斯基说,这就是节日。

 

尾声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除了政治宣传,没有人会满意自己的时代。“彼岸”正是因此而成为人生在世的一个“生存论环节”。然而在今天,连梦想都成为意识形态工具,连“彼岸”与乌托邦都成为景观社会的消费品。作为一种生命治理,景观是对我们感性领域的分割与分配,也是一种让我们感知-经验的事物变得“现成”的机制,而现成性,恰恰是当代消费社会的核心要素;现成性,作为一种消费性治理,隐含着对人之欲望与意愿的化约,对人之想象力和可能性的剥夺。对此我一再论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景观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关系对人之劳动价值的“剥削”,已经转化为生命政治对人之能动性的“剥夺”。

我们正在参与一个怎样的进程?

千禧年之夜、步入巨大穹窿的瞬间,我感受到的那股洪流,那种无名的进程究竟是什么?此进程远超出我们囿于这个时代的自我感知,也超出了历史学试图打捞的因果、试图描述的画面。此进程是莫名的,无名的,并没有确定的目的和方向,却犹如命运般不可阻挡。

一百七十年前,上海开埠,这座伟大的城市开始了它的现代之进程。一百七十年后,当我们回望、经验并且辨识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过往,诸众的形象、帝国的倒影、现代文明的华丽景观、民族国家的传奇和梦想交织辉映;十里洋场、中西之辩、殖民与去殖民、革命与后革命、社会启蒙和民族独立、文化革命与改革开放……这段进程裹挟着无数人的姿态和运动、影与像交叠、声与音的混响,泥沙俱下,演绎出百余年来国人的抗争和寻觅、离合与悲欢。身处这复杂纠结又磅礴恣肆的宏大进程之中,我们何以自处?艺术如何作为?

在本文的最后,我再一次告诉自己,我们的时代是个大时代,并且,我们有幸活在一个新时代的边缘。虽然这个新时代总是尚未到来,虽然它不过是宏大进程中的一幅临时性画面,虽然这幅画面的意义总是在历史的演进中被反复改写,但是,进程中的历史主体,却不惮于成为里尔克诗歌中的困兽——“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晕眩”。

在越来越宽阔的漩涡中

旋转、旋转

猎鹰再听不到猎手的召唤

万物分离,中心再也不能够支撑

只有离乱在世间流散

——叶芝《第二次降临》

 

我们在等待什么?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布洛赫《希望的原则》

 

为什么思考“进程”?因为——音乐史掩盖了声音的历史;电影史掩盖了影像的历史;戏剧史掩盖了身体的历史;文学史掩盖了写作的历史;建筑史掩盖了筑与居的历史……

 

进程

2000年千禧之夜,整个世界都在喧嚣与欢乐中沸腾,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第一次真切地感知到世代迁化、时间流转的宏大力量。面对窗外袭来的阵阵寒冷与黑暗,我写下这样一段话:

 

凌晨一点/我摸索到/上帝的指纹/时间的形状/那波浪如同/黑暗中涌动的群山/在大海疲倦的喘息里/绵延、起伏/撞击、破碎/日以继夜。

 

许多年来,当时那种锥心刻骨的感觉时常涌上心头,令我不能自已。那种莫名的感受并非“历史”所能涵盖,因为所谓“历史”,早已在学科化、科层化的现代知识生产中沦为了专家们操持的知识、文本与工具,成了与生命经验无关的东西。千禧之夜,我经受到的,是一种无名的“进程”。“世”为迁流,“界”为方位,那世纪之交的黯夜中涌动、弥散、演进着的莫名事物,无形无质,无始无终,无穷无尽。

这无名的“进程”始终牵引着我的思绪,使我对历史的思考一直纠结于“历史感”,而非朝向“历史观”。直到最近,这历史感才逐渐凝聚为一种视像(vision):那是一片历史的汪洋,起伏不定,动荡纵横,在我们身体内外穿梭往复。所谓“当代”,只不过是随机生发的海面——我们看上去的那层“表面”幻相,实则与大海同体无间。

那么,这历史的汪洋何以成为一种“进程”?这无名之“进程”究竟朝向何方?

在今天的智识语境和生活氛围中,这种思考显得不着边际,且不合时宜。在平凡与日常中消磨,我们惦念的大都只是意气与功利,我们触摸到的尽是平庸与琐碎。所以有人说,这是一个“小时代”。在小时代中沉沦、梦想着的“小清新”们,把生命中诗意与创造的可能交付给亚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于是,无论特立独行还是青春梦想,都被纳入一种现成的姿态与情感,不再也无法对我们的情感结构作出挑战,更不用说启动某种社会想象,开启某个历史计划。在这个小时代,人们沉醉于尼采所谓“末世之人”那千人一面的小幸福,任何宏大的叙事与建构都不免沦为笑谈。

然而,即使在今天,我依然愿意去相信,每一个时代都是大时代,尽管每个时代都在赞颂往日的辉煌。时间永不停息,历史进程依然如故。这个历史背后的无名“进程”,等待着一种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宏大想象与叙事。

 

基地

“西岸2013”的策展意念始于对“进程”的探究。而此“进程”在西岸的显现方式首先是一种更生。黄埔江畔的这片狭长的土地,因2010世博会而被再次“发现”。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是上海现代大工业的记忆之场。码头、火车站、机场,以及生产城市肌体之基本质料的水泥厂……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这些旧工业的遗迹被纳入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与营造计划,成为一块重获新生、尚未定义的“土地”。

在世界范围内,西岸作为现代工业的记忆之场也许并不独特。半个世纪以来,大量工业废墟正在不断侵蚀着欧洲人当下的生活图像,那些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现代工业场所,正在成为时间的废墟和纪念碑。这一切,都奇妙地吻合了现代性的时间逻辑,这也正是本雅明在巴黎拱廊街的迅速衰老中所体味到的:现代意味着,新事物很快会成为陈旧的象征,进步赶走进步。现代性正不断地被“现在”背叛,所谓现代,只是永逝不返的时间之河上不断摆渡着的过客。正是因为这一点,本雅明才将伟大的19世纪比作“神童们的养老院”。不断发展的现代性,也是不断创造过时和过期的现代性。于是,没有哪个时代比现代更加迫切地需求记忆,于是,非常吊诡地,博物馆、历史写作、档案制度与怀旧意识成为现代性的重要表征。

如何跳脱出一种决定论的、目的论的以及进步论的历史幻象,同时避免陷入徒劳的追忆与怀旧?如何从现代性的废墟上重新勾画出一种具有生产性的未来愿景?我们需要再一次切近这个已为陈迹的记忆之场,去聆听,去观看,去体察。

2012年某个秋日的傍晚,我第一次面对这个原为预均化库的巨大穹窿,它如一座天外降临的飞行器,又像洪荒巨兽的骨骸,蛰伏在黄浦江畔,搁浅在岁月的河床上。“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步入穹窿的黑暗门洞,我又一次感受到那股历史的洪流,莫名的进程。

那现场还在,场所的魂魄尚未离散。沧桑岁月中无数人思想、身躯的聚集与运动、期待与生活、血汗和劳作,依然在这个巨大的废墟空间里搅拌回旋。历史的动力与幽蔽,时代潮流的顺与逆,一个城市的生与死,无数人的幸与不幸,全都聚拢在这个巨大穹窿下凝结的工业动作之中,形成一种命运般的力量旋转搅拌,不由分说,泥沙俱下。

从空间结构上,这个搅拌水泥的巨大车间酷似古罗马的万神殿,但是,这回环往复的历史巨力,却绝非来自亦非朝向那罗马式的无尽透视的苍穹。在欧式穹顶建筑的符号学构造中,那透视锥的顶端,原本是神祇的凝视。神圣的目光从天空降临,穿透一切,无所不至。神目之所及,威能之所在。人只是被检视者,是“看(守)”的对象。博尔赫斯失明后的写作中,曾多次提及这无限透明的蓝色苍穹。“一扇天窗让我们潜入那真正的深渊”,透过顶部的空洞所看到的是无限的深渊,那里躲藏着一个无限透明(因而不为我们所见)的实在世界——“在那晶莹清澈的世界中/一切发生又不留痕迹”。

在“西岸2013”的框架中,“进程”所欲破解的,首先就是穹顶结构所蕴含的神学维度。“进程”所裹挟的,无关形而上的意旨,纯是众人的命运、人世的历史、人间的记忆。这命运的巨力,这历史和记忆,在宏大空间中浮沉隐现,等待着我们去聆听,去观看,去体察。

爱森斯坦说:“旧的电影从多种视角展现一个情节,而新的电影以多种情节展现一个视角。”聆听、观看和体察,这三种行动分别引出主题展中的三条艺术线索——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声音、影像和戏剧。此三者互为语境,各自展开,凝聚而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力,从不同角度映射出进程的历史与轨迹。

 

聆听

一百年前,未来主义艺术家洛基·卢梭罗(Luigi Russolo)以其“噪音调音机”开启了现代声音艺术的历史。从此,工业机械与大都市开始成为声音演出的重要主题;从此,乐音对面的噪音世界里不断喷涌出感性的激流与创造的能量。

然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在“西岸2013”声音艺术特展的框架中,声音首先作为探测现场的一种方式。在这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圆形厂房的空旷废墟中,我们聆听到的首先是“沉默”。“语言破碎之处无物存在”,而沉默并非单纯的无声。沉默内置于人类的语言和音乐之中,是所有话语和声响成为可能的基础。然而,在现代大都市无止境的永续基调音和嘈杂声场中,沉默作为一种聆听经验,已经永久地丢失了。城市之声脱离了它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在现代媒体的广播系统中发送、复制、混响、叠加……无休无止。声音不再开始于沉默,也不会在沉默中消失。声音已经无法回归沉默,只能在其他的话语和声响中转义、离散。

然而,在这幽暗的穹窿之下,久违的沉默仿佛再次现身。此处的沉默是历史幽蔽的一部分,空间中气流的运动,废弃物细微的窸窣声,岁月深处机器的运转,工人们曾经的低语,这一切交迭而成沉默之“残响”。通过这岁月的“残响”,我们继而聆听到更远处尘世的喧嚣与城市之声的骚动。每个现代城市都是一个声音剧场,在中国的声音史上,上海必定是最精彩的那一个。从黄埔江上的汽笛到有轨电车,从百乐门的歌舞到里弄的叫卖声,从文革广播到上海清口……林林总总,所有的声音碎片与日常生活史的丝丝缕缕交织在一起,形成上海这座城市永不消失的声场和独特的声音文化。

然而,抛开这声音表象的芜杂丛林,我们是否能够聆听到历史的耳语和社会演进的轰鸣?作为“进程”的重要部分,姚大钧策划的声音艺术特展以“转速”为题,探讨当下声音现实中“每分钟的革命”(RPM)。革命是个快镜头;革命是反转,又是开端。光碟时代,声音的出现有赖于旋转。每分钟的旋转,时时刻刻的旋转,声音的革命由此发生并被遣送入无尽循环。这是声音特展对“进程”的回应,它所期待的,是从中国声音艺术的创作与思考中,引出一种声音的政治经济学,继而催生一种社会性的聆听、一个聆听性的社会。

 

观看

屏幕上的现实是被观看的现实,身边的现实是包围着我们的、我们所看不到的现实。屏幕上显影的世界是“看见的世界”,“看见的世界”是“看得见的世界”,也是“被观看的和用来观看的世界”。

观众注视着被放大的影像,把它看作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忽喜忽忧;这些观众同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却难以面对这个日常的世界。日常世界星星点点,又绵延不绝、难以琢磨,影像作品却给出了一种面对世界的可能性。“透视法也许不再能够代表我同世界间的距离,它以我为坐标确立世界的位置,把世界摆置在我面前,从而使我忘记了世界同样在我身后和我在世界之中。而摄影机也在世界之外注视着世界。”在此,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说出了关键所在。电影的秘密正在于它是我们所渴望的景象,它是从我们自身的绵延中断裂开去的,因而是可完整把握的。我们顺从而舒适地看着那个世界,那个世界是早已被另一只外在于世界的眼睛对象化、表象化了,因而已经是一个“看见的世界”。

正是这个“看见的世界”,这个“被观看的和用来观看的世界”,将我们定义为单纯的观者,并且日益取消了我们作为生产者的能力。这种景观化的影像,正是名为“解像力”的影像艺术特展所欲批判、抵抗之物。影像特展由郭晓彦与刘潇共同策划,对她们来说,影像的解像力不止是为了让现实更加清晰,而是要让那幅清晰明确的现实图像重返未定状态。在媒体时代,我们无法直接地面对现实,我们所面对的、所看到的,只是已经被表述过的现实的现成图像。“解像”之于现实图像,不只是解读,更重要的是解构。

而解构的力量,来自从影像中转化出行动的能力。影像特展希望召唤出一种“行动影像”,然而这“行动影像”并非“直接电影”式的用影像去行动,而是让影像成为行动。

具有解像力的行动影像,并不是影像的新类型,而是一种影像的动员方式。它反复地提醒我们影像与感知的内在关系。生活与行动都是不可展示的,正如最根本的影像只能一次性发生——帕索里尼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长镜头。作为经验的影像始终是发生着的、体验中的,它与我们的生命同构,因而可能反复重构我们与现实的关系。

影像成为行动的时刻,在现行的艺术史叙述中难以得见。艺术家陈界仁曾经讲述过一个鲜为人知的影像时刻,那是在“日据”时代的台湾,日本殖民者播放日语影片推行“皇民化”教育,而本地人大多不通日语,现场需要安排译员进行实时翻译,这种译员当时被称为“辨士”。许多辨士本身是抗日分子,翻译字幕的时刻往往就是他们对观众们做反日宣传的时刻。于是,观众现场接受到的影像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结合体——皇民化的图像,配上抗日的声音。这个时刻,观众脑海中发生的,是一种悖反的影像。

另一个动人的影像时刻发生在解放战争早期的晋冀鲁豫边区。那时,摄影在战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整个战区的视觉消息通过在街角、营房举办的临时影展、战壕中传递着的照片册页播撒到每一个战士和群众。拍照更是部队生活中的大事,每当发起冲锋之前,随军摄影师会给每位敢死队的战士拍照。这是生命中的庄严时刻,也许是最后时刻。战士们隐约知道,由于物资匮乏,相机里很可能并没有胶片。但他们依然穿戴整齐,面对相机,摆好姿势,拍完生命中最后一张或许是唯一的照片后,冲向九死一生的战场。

日据时代的辨士们就着皇民化影片做抗日宣传的时刻,战壕中摄影师举起空相机为冲锋前的战士们拍照的时刻,是中国影像史上的重要时刻。那段图像与声音悖反着的影像,冲锋之前那无胶卷的摄影仪式,让我们从另一种角度思考影像的本质。这些影像在众人的意念中传递、累积,渐而生产出一种解放的能量,转化为行动的勇气。

解像,一种行动影像,不只是用影像召唤出现实行动,更重要的是,它召唤我们从被动的观者处境中解放出来,重新成为影像的生产者,这就需要我们先行夺回被剥夺的影像之能力。在这里,“影像”是一个动词,这个动词意味着——用最切身的方式去触动、去感知,在影像的生成创造中反求诸身,在生活-行动中,在切身-返身的辩证中去创造新的断裂与诗意;在这新的诗意之展开中,让影像成为行动,让经验不再现成,让知觉始终保持敏感,让世界重新变得生动。在这个意义上,解像力所指向的“行动影像”,不但是“生产者的影像”,也将是“解放的影像”。

 

体察

“进程”的戏剧部分,创作意念的起点是《彼岸》。1993年,牟森选择高行健的剧本《彼岸》作为文本基础,邀请诗人于坚创作长诗《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从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两个角度建构起他的“彼岸”。这是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的一件转折性作品。1993年的北京,《彼岸》的排演如同一场沉默的风暴,在城市的角落隐秘发生,却必将席卷文艺界众多躁动不安的人群。事实上,《彼岸》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跨领域、跨媒介的艺术运动,这场运动在无意识中悄然发生,却一发而不可收。随着这出戏的排演,戏剧、电影、舞蹈、音乐、当代艺术,所有领域都动了起来。在牟森的剧场中,“彼岸”,是一个动词”。

 

把我们心中的感激与欢乐告诉所有人!

把我们身体的解放告诉所有人,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

让我们为动命名!

命名吧!为神圣的动命名!

命名吧!为这个给我们身体自由的动命名!

命名吧!为这个让我们重获生命的动命名!

命名吧!命名!

好吧——让我们命名——彼岸!

彼——岸!

 

“彼岸是一个动词”,正如影像中可以转化出行动的能力。作为一个动词,彼岸不止于乌托邦,通过于坚的长诗,彼岸构造出乌托邦的反面,在正与反的辨证中,形成巨大的意义张力,带给我们席卷一切的力量。牟森常说,主题即结构,1993年的《彼岸》可谓个中典范。

二十年过去了,《彼岸》中辨证的力量,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而对牟森来说,这次他要实验的是一个更为宏大的建构。他与刘畑、马楠这两位青年策展人一起,联合肖丽河、贾普·布隆(Japp Blonk)、邵志飞(Jeffery Shaw)等著名艺术家,共同创作了“进程”的戏剧部分《上海奥德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上海奥德赛》与《彼岸》都截然不同。从方法来看,《彼岸》以几乎无成本的制作,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长期的体能训练和精神告解打通身心,挖掘出个体内在的矛盾性与可能性,《彼岸》是关于人的。与此不同,《上海奥德赛》所要呈现的却是一个非人的尺度——宏大复杂的历史“进程”,在方法上,这是一次融合了影像、声音、灯光、舞蹈、建筑等各艺术门类的“跨媒介巨构”,它是超链接和主题式的。如果说《彼岸》的内核是文本和身体,《上海奥德赛》的中心却是预均化库,这个工业遗址的现场。现场即媒介,这个“第一媒介”给出了一系列坚硬的现实——穹顶、向上的势能、圆形叙事,以及场中留存的巨大搅拌机所指涉的工业动作。

从主题来看,《彼岸》的主题是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内与外、上与下之间的反复辨证,而《奥德赛》作为最经典的圆形叙事,应和了现场空间的穹顶结构,它的主题是回归,是无尽回环。对奥德修斯来说,归程是命运迷宫的自我循环的出口,既是启程又是去路。而《上海奥德赛》试图去呈现的,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这令人悲欣交集、一言难尽的历程如果是一种回归,那么这回归所朝向的,是不可知的未来,因为“向上的路,向下的路,是同一条路”(赫拉克利特)。

除“光启”、“汇通”、“洪流”这些眩目的奇观之外,《上海奥德赛》召唤回了《彼岸》中的若干元素——出演者的非职业性、编导与表演的一体化、“变演为做”的身体感与反表演性。同时,二十年前的诸多要素都在不断转义中获得新生——《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化作贾普·布隆华丽的高音吟唱,《彼岸》中连接、束缚所有肉身的绳索,成为工人与巨型机械两种身体感彼此依恋、抗争的血亲纽带,继而成为引导我们走出命运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最终又化为通向彼岸之桥。

牟森被视为中国先锋戏剧最重要的开拓者,二十年前,他的《彼岸》横空出世,随后的两年中又带着他的小剧团走遍世界。然而,在获得巨大的国际声望后,牟森却沉寂下来,读史、观影、写作。他对历史与叙事的兴趣日益浓厚,甚至超出了戏剧表演本身,在他的恢宏的历史叙事计划中,上海的现代史诗是一个重要主题。《彼岸》二十年后,牟森重返剧场,这是他个人的奥德赛,是他的自我召回。

对《上海奥德赛》来说,这种召回却绝非只是为了纪念,而是对先锋戏剧自身的历史性回环,更是“彼岸”这个动词在当下现实中的重新启动。在圆形叙事的循环结构中,“彼岸”是一种“轮回”。在奥德赛的回环中,“彼岸”不再是乌托邦式的远方,它被纳入现实历史的回环往复之中,在一个巨大的进程中不断绵延。

《上海奥德赛》并非通常所谓“先锋戏剧”,对导演团队来说,“先锋戏剧”在1990年代后期的类型化和品牌化,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先锋性在所有时代的戏剧中闪现,先锋性只有在真正改变了人之感受力的时刻才发生。今年是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一百周年,为此,导演团队邀请了上海的不同社群,从排舞老者,到水泥厂的工人,共同参与对《春之祭》的改编与排演。通过这个普通人集结成的城市剧场,《上海奥德赛》告诉我们:戏剧要回到它的本源,一种手工业的状态,它通过身体、语言的连接和行动,开启一个公共之场所(arena),在这个场所中,人们可以获得看待生活的诗意态度,可以重新定义自我和现实的关系,可以“无所畏惧地在一起”——格列托夫斯基说,这就是节日。

 

尾声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除了政治宣传,没有人会满意自己的时代。“彼岸”正是因此而成为人生在世的一个“生存论环节”。然而在今天,连梦想都成为意识形态工具,连“彼岸”与乌托邦都成为景观社会的消费品。作为一种生命治理,景观是对我们感性领域的分割与分配,也是一种让我们感知-经验的事物变得“现成”的机制,而现成性,恰恰是当代消费社会的核心要素;现成性,作为一种消费性治理,隐含着对人之欲望与意愿的化约,对人之想象力和可能性的剥夺。对此我一再论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景观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关系对人之劳动价值的“剥削”,已经转化为生命政治对人之能动性的“剥夺”。

我们正在参与一个怎样的进程?

千禧年之夜、步入巨大穹窿的瞬间,我感受到的那股洪流,那种无名的进程究竟是什么?此进程远超出我们囿于这个时代的自我感知,也超出了历史学试图打捞的因果、试图描述的画面。此进程是莫名的,无名的,并没有确定的目的和方向,却犹如命运般不可阻挡。

一百七十年前,上海开埠,这座伟大的城市开始了它的现代之进程。一百七十年后,当我们回望、经验并且辨识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过往,诸众的形象、帝国的倒影、现代文明的华丽景观、民族国家的传奇和梦想交织辉映;十里洋场、中西之辩、殖民与去殖民、革命与后革命、社会启蒙和民族独立、文化革命与改革开放……这段进程裹挟着无数人的姿态和运动、影与像交叠、声与音的混响,泥沙俱下,演绎出百余年来国人的抗争和寻觅、离合与悲欢。身处这复杂纠结又磅礴恣肆的宏大进程之中,我们何以自处?艺术如何作为?

在本文的最后,我再一次告诉自己,我们的时代是个大时代,并且,我们有幸活在一个新时代的边缘。虽然这个新时代总是尚未到来,虽然它不过是宏大进程中的一幅临时性画面,虽然这幅画面的意义总是在历史的演进中被反复改写,但是,进程中的历史主体,却不惮于成为里尔克诗歌中的困兽——“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晕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