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野草》
为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中国美术学院以《野草》为题眼,于2018年9月开启“野草计划”。邀请学者、研究者,举办十场“鲁迅散文诗《野草》细读”系列讲座,带领师生共读《野草》,进而策划展览“野草——献给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在整个 20 世纪汉语史中,《野草》文本拥有一种特别的力度,保留着古汉语转换到现代汉语初生之际的生涩。它所呈现出的形式的意志,从语感中贯穿的精气神,都是最为强有力的。
在展览中,这一最强有力的文本和最强有力的视觉艺术形式——黑白木刻结合在了一起。展览由闵罕、唐晓林策展,用当代艺术的策展方式,让鲁迅的《野草》与在他的激励与感召下开启木刻创作的几代木刻艺术家的历史性珍贵作品,以及国美在校青年学生的黑白木刻、插图创作,共同构建出一个跨越百年的超时空对话情境。并通过不同身份、年龄《野草》读者的朗读声场,搭建出一架2019年的“文学机器”,让文本重新轰鸣。
“野草”系列讲座:孙歌《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于2020年结集出版) ,薛毅《什么是鲁迅文学?》,江弱水《谈<野草>的视觉艺术》《谈<野草>的听觉艺术》,陆兴华 《汉语文学主体发声的自我排练:继续干! ——将〈野草〉策展于人类世》。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野草》
为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中国美术学院以《野草》为题眼,于2018年9月开启“野草计划”。邀请学者、研究者,举办十场“鲁迅散文诗《野草》细读”系列讲座,带领师生共读《野草》,进而策划展览“野草——献给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在整个 20 世纪汉语史中,《野草》文本拥有一种特别的力度,保留着古汉语转换到现代汉语初生之际的生涩。它所呈现出的形式的意志,从语感中贯穿的精气神,都是最为强有力的。
在展览中,这一最强有力的文本和最强有力的视觉艺术形式——黑白木刻结合在了一起。展览由闵罕、唐晓林策展,用当代艺术的策展方式,让鲁迅的《野草》与在他的激励与感召下开启木刻创作的几代木刻艺术家的历史性珍贵作品,以及国美在校青年学生的黑白木刻、插图创作,共同构建出一个跨越百年的超时空对话情境。并通过不同身份、年龄《野草》读者的朗读声场,搭建出一架2019年的“文学机器”,让文本重新轰鸣。
“野草”系列讲座:孙歌《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于2020年结集出版) ,薛毅《什么是鲁迅文学?》,江弱水《谈<野草>的视觉艺术》《谈<野草>的听觉艺术》,陆兴华 《汉语文学主体发声的自我排练:继续干! ——将〈野草〉策展于人类世》。